阅读历史 |

第七百五十三章 商人的问题(1 / 2)

加入书签

inf

烛火摇晃,门外大雨依旧。

顾正臣喝了一口冷茶,问道“你当真去了辽东?”

“没有。”

“那你为何经过山东?”

“待在金陵闲闷久了,静极思动,有何不可吗?”

顾正臣看着不承认的严桑桑,认真地说“谢谢。”

严桑桑低下头,微微咬了咬唇“没什么好谢的,从来都没想过去救你,再说了,十万兵,我孤身一人拿身去救?何来谢一说。”

张希婉含笑,对严桑桑问道“不管去没去北面,总归还是挂念,要不然也不会夜雨来这里吧?”

严桑桑头更低了。

这事没办法解释,也解释不了……

顾正臣叹道“以后白天光明正大的来就是,如今格物学院内有皇子、勋贵之子还有一堆财主家的儿子,防备会越来越严。”

严桑桑点了点头。

堂长院南面的一个小院,有两个机警的护卫,里面住的不是皇子就是公侯之子。

顾正臣问道“你方才说山东、河南有诸多问题?”

严桑桑抬起头,面容有些冷,轻启红唇“河南徐州奴民,地方官得商人贿赂,竟征调徭役为商人做事,搬运货物、长途运输!还有山东东昌、清平、恩县,一些官吏动辄重判百姓,然后将百姓发为徒刑,实则让百姓为商人开中!”

开中,指的是开中法。

朝廷以盐、茶为中介,召募商人输纳军粮、马匹等物资的方法。

因为大明盐是朝廷专卖,不允许私营。商人为做盐买卖牟利,需要先送一批粮食到指定边关,拿到凭证之后,再去盐场支盐,然后将盐拉出去,在固定区域内贩卖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朝廷不需要花什么钱,也不需要征调百姓办事,只是利用盐就可。但有个问题,如此多的粮食,商人是如何运输到边关去的?

这个时代没什么火车、飞机,运到边关,尤其大部分是险峻要地的边关,是需要不少人手的,商人招募的伙计,归根到底也是百姓。

商人给钱,伙计运粮,合情合理。可若是商人想降低成本,不想给钱,想用免费劳力,那这事就变味了……

别以为运输成本低,动辄千里外的路程,以一百人运粮来论,来回三个月,仅仅是吃饭,就需要耗去百余两银,这还没计算住宿费用,若中途有人生病了,还得给医药费,路上遇到劫道的了,可能血本无归,死了人,还得给人家眷赔偿……

一来二去,运一趟粮没个几百两做不成。可如果换成官府征调的徭役,运输免费,病死了是自己的事,死了也是自己倒霉,和商人无关,和官府有关但你也不敢上门讨说法不是……

顾正臣脸色铁青,咬牙道“这些官吏,当真是害民!”

张希婉蹙眉“夫君,这地方商人如此胆大妄为,可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
顾正臣端起茶碗,一饮而尽,面色凝重地说“这件事最难的地方就在这里,商人如此僭越,敢用官府徭役为己所用,皇帝一旦知道了,很可能会对整个商业产生憎恶!到那时,这些年来好不容易起来的商业,包括泉州港,都可能会被摧毁!”

严桑桑没想到问题如此严重,道“这说到底是商人贿赂官吏所为,是贪腐引起,不会波及如此之大吧?”

顾正臣摇了摇头,低声道“你不了解皇帝。”

朱元璋善于将一个点的问题放大,扩展到一个面,并联系到整个大明,出于放大后的“危害认知”,他很容易将风潮扩大,不择手段、不惜毁灭。

严桑桑起身道“那你就权当不知情,总不能因为这些事,毁了泉州府。反正你现在也只是个教书先生,不是官员。”

顾正臣苦涩不已。

不知情?

你丫的都告诉我了,我怎么当不知情?

没错,自己现在是没啥官职了,可问题是,我是大明定远侯。再说了,自己老家就在山东,父老乡亲受苦受难,自己却当什么都不知道?

“你先回去吧,这事我会安排好。”

顾正臣叹息道。

严桑桑点了点头,转身离开,消失在夜雨之中。

灯灭了。

张希婉枕着顾正臣的胳膊,轻声问“夫君,这事无论如何都不能波及太大,否则泉州府移过去的百姓、靠海吃饭的百姓,还有这京师新开出来的多少店铺,都将损失惨重。”

顾正臣闭上眼,颇有些无奈地说“这些为夫都知道,眼下的问题,是如何既将事告知陛下,解山东、河南等地民苦,又不让陛下过于恼怒,将事扩大到无法收场的地步。”

揣测朱元璋的心思,恐怕是最难的事。

谁也不清楚这个皇帝能做到哪一步,一些看似严重的事,他能轻描淡写处理了,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,他需要用人头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女生耽美相关阅读: 狼烟晚明 光荣之凤凰城的女儿们 王悍苏祈小说阅读免费 刺客与大小姐的旅行 混在墨西哥当警察 规则怪谈:我在惊悚世界打工成神 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大不列颠之影 诸天:火红岁月从纳妾秦淮茹开局 抚灵人左小右